師資培育中心-周俊良老師

優良教師教學心得

師資培育中心 周俊良

教學如果是藝術,就沒有所謂教得好不好的問題,只有教學效能的高低而已。爰此,一位受教學評鑑而成績優越的老師,如果沒有學生良好成績的對應,亦非教學優良教師;事實上,從教學原理的觀點言,教學的良莠,端視施予教學後所產生的效能而定。個人將教學的心得,結合自身「教育學」的專業,提出下列三項看法,以為成就教學優良的構成要件:
一、 確立教師之輔助與支持的角色
教師的專業,就因為是「專業」,所以為一種特別的權利,教師執行的教學工作,法有明文,不容被檢視,老師基於專業,要打幾分就打幾分,操縱該門課的「生殺大權」,師生之間可謂一種「特別權利關係」。因此,教師在教室中,對於學生的學習,所扮演的角色到底為何呢?是憑藉成績以為「維權作用」的客體嗎?當然,不希望教師藉由成績評定的「高權」,以遂行其教學目的!

個人之主觀認定,教師應為一種輔助與支持的角色;如此一來,師生不再是台上台下對立的角色,而是秉持相同目標的共同體;是此,老師是來幫助學生通過,各種自己所設定的學習考驗與門檻,而非來「當」學生的。

二、與實務經驗之緊密結合
在先進的歐美國家大學教師,每當一段時間,沒有實務經驗者,即必須到業界充實實務經驗。留美期間,系上有一位專研「學習障礙」,全美排名前5名以內的研究型教授,大學念旅館管理,沒有中小學教學經驗,當上大師級教授仍得親自到小學去,面對兒童教唱音樂,俾以累積實務現場教學經驗;質言之,此種規定,表徵了教學不僅是理論的傳達,更是「實務的本身」,沒有實務哪來的理論?因此,教學若無法與實務經驗緊密結合,即使在教室中,產生了定義為「教學」的行為,均可謂「本來無一物」的虛實表現。

三、維持教室快樂互動的氛圍
筆者在師範學院修讀「課程與教學」時,老師曾給一個課室管理的觀念,那就是「教室要常維持適度的混亂」。倘將其發揮在大學教室之中,老師也是一位引導者的角色,不應把僵化而沒有生命的氣息帶到教室,以致教室一片死寂,缺乏快樂活潑的氛圍,寧靜之下所產生的壓力,足以讓學生喘不過氣來。事實上,教學三元素之一的「互動」,應包括能引起「師生互動」與「同儕間互動」的多向度溝通,教室內快樂的氣氛是學生良好學習的必要因素,能「炒熱」教學氣氛,更是教學優良教師必備的知能與條件。

縱上所述,教學是藝術,世界上沒有人發明過制式的「優良教學程式」,只要「input」教學內容,高效能教學效果就會「output」出來;假設有,那也是「garbage in 」與「garbage out」的翻版而已。所以,良好的教學是要透過優越的經營,而非僅只「灌輸」就好,更非照本宣科地,「捧」著理論為學生「奉」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