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通識教育學院-戰克勝老師


戰克勝.jpg


說實在的,筆者才疏學淺,在教學上並無任何特別傑出或獨到之處。此次僥倖獲選為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奉命在此作教學經驗的分享,令多年來僅靠一招半式闖江湖的筆者感到非常惶恐。為了不辜負學校的錯愛,謹提供以下濫竽充數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分享,疏漏之處,懇請見諒。
教學理念:
1.Learning as conceptual change.
2.Teaching as story-telling.
3.To be educated is not to have arrived at a certain view but to travel with a different and more enlightened view.
4.The task of education is to destroy the tyranny of the local and the present over the imagination.
教學基本原則:
1.有感而教 (Teaching from the heart.)
2.寓樂於教 (Learning with a smile.)
3.去蕪存菁 (Less is more.)
教學方法:
由於研究顯示:
(1) We learn something new with a story in mind.
(2) Stories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everyone.
因此筆者嘗試用「故事教學法」將符合前述三原則的課程內容轉化成一系列淺顯易懂且發人深省的故事。
「故事教學法」參考範例:
筆者在「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的第一堂課,試著用附錄之「兩隻猴子的故事」引導學生體認到:
1.因自然及人為環境的限制,人與故事中的兩隻猴子一樣,生而不自由。
2.每個人都必須用自己的「智慧」設法掙脫各種有形無形的束縛,才能不斷地擴展自己生活的視野,提昇個人生命的境界,成為真正的現代自由人。
3.人生的「核心問題」乃是:學習用「智慧」經營人生,設法突破環境的限制,不斷地拓展生活的視野與內涵,群策群力,為自己和全人類營造一個充實而超然自得的自由人生。
「故事教學法」教學成效分享:
學生回饋 (一):
剛開始初選這門課時,總認為會是枯燥無味條文式的一門課,但從第一節課開始學習,即破除這個想法,教授以簡單但涵義高又加上預言故事的教導方式,雖然有時以睡眠學習法去學習...但總還有些收穫,使我們面對問題發生時,不慌不忙,從容以對,先分析問題,再構思,最後解決問題,可謂是受益良多。
學生回饋 (二):
戰老師的課活潑又不失深度,把原本死板板的理論課程能自然而然讓學生吸收重點...所以戰老師的課能讓我們在歡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歡樂。

附錄:「兩隻猴子的故事」
我不停夢見我的畢業考試:
窗台上坐著兩隻被鐵鍊鎖住的猴子,
窗外藍天流動,
大海濺起浪花。
我正在考人類史:
我結結巴巴,掙扎著。
一隻猴子,眼睛盯著我,諷刺地聽著,
另一隻似乎在打瞌睡......
而當問題提出我無言以對時,
他提示我,
用叮噹作響的輕柔鐵鍊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