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句熟悉而又古老的話語,傳承了千百年來,教育家們的理想與心聲,“樹人”既已百年,“樹德”則可謂更是任重而道遠,在春風化雨的旅程中,我只是一個輔拾起行囊的旅人,以筆寫下些許支字片語,希望對大家在這個園地裏的付出與耕耘,提供一點點幫助。
樹德科大是一間很可愛的學校,有著初生萌芽階段般的生氣活力,也存在著現實結構下的無奈。其實進入樹德就讀的學子們,其內心都充滿著良善與熱情,無奈在升學主義的旗幟高張下,這批與你我有著宿世緣份的青年朋友們,在過去的某段時空與歲月中,或因家庭因素,或因個人因素,都曾在青春的心靈之中留下失敗的陰影;不可否認地,絕大多數的學生與家長都亟欲將學生送往國立大學就讀,一方面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一方面又可得到社會上較高的評價,這與歐美先進國家有不少一流大學都是私人興學有所不同。在這種現實前提下,進來樹德就學的學子們在內心深處往往就先有一種“我本來就比較差”的錯覺,如果,在大學生涯之初期又受到師長們的“強化”,則此一挫敗的心理將可能磨滅開啟學生潛在力量的機會,此種“低人一等”的潛意識自然就擁有“自我實現”的可怕能量,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是師長們不可不防的現象。
也就正因著樹德的學生們的特殊心理現象,在教學的過程與方法上,亦應與國立大學的學生的教學方式有所差異以資因應,以下就個人拙見加以整理提供大家作參考:
1、同理心的運用,應不再是輔導中心老師的專利
為了能夠有效解除同學們對師長的對立與心防,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的反應可以細心加以觀察,並適時適當的加以回應,在同理心的基礎下,建構師生互動的良好平台。因為,大學生的自主性高,自尊心強,往往不會主動尋求諮商中心老師們的協助,而與學生們平時的互動機會較大的老師,其實應該是各系所的授課教師,而這些擁有高度專業的師資群,事實上在學生的內心中具有高度的權威性與說服力,如果平時授課的老師們於平時教學之中即能適時運用同理心技巧協助同學解決心中的疑惑,可能這比當問題嚴重了才尋求諮商專業協助更為有效率。
2、教學的過程,宜把握深入淺出的技巧
正如前述,進入樹德就讀的學生,亟可能在先入為主的心態之中就強烈顯現自己比別人差的錯覺,在專業授課上宜對教學方法作略微調整,也就是必須掌握深入淺出的技巧,亦即在教學的過程中宜多用,善用「例釋」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例結合,一方面強化學生們的學習與認知記憶,此外,對於將來學生的就業能力亦能有所提升。
教育,是一條漫長艱辛而又充滿意義的道路,如果“教學”它存在的意義不只是一份“工作”時,相信所有的老師們都會有同感,教化莘莘學子們很累,真的很累,但累得很有意義,累得很快樂。希望大家在這條永不止息的道路上加油、再加油,陪同與你我有緣的學生們一同成長,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喜樂。


轉載自:樹德科技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教師教學效能實用手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