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去年八月進入樹德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服務,儘管短短的兩個學期,不過,數算過往的職涯卻已近十六年。回首十三年來的教職與兩年多外貿實務工作,滿載的回憶,是喜樂,也是感恩!喜樂的是,喜歡自己的工作並且樂於學習;感恩的是周遭的人,無論是來自於上司、同儕的幫助與鼓勵;亦或是學生所帶給我的回饋與教學相長的機會。不可諱言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時而會歷經挫折、掙扎或甚至是失敗。然而,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學習在失敗與痛苦後,抹乾眼淚,努力前面,為自己喜愛的工作繼續堅持,不是嗎?
教學的再思
其實,在任何的教學場域,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毫無學習動力的學子,他們無法在課程中全神貫注,享受學習,卻只是在忍受它而已。面對這樣的場景,對身為授業傳道解惑者的我們而言,不禁要問--難道我的教學(內容的準備、表達方式,熱誠)不夠吸引這群孩子的目光?或是這群孩子本身的因素(志趣不合、畢業學分的緣故,超時打工),使得他們不得不來上課,但是又無法全心投入?如果能確定是前者的因素,那對我們授課者而言,或許是個挫敗,但也不失為是一個省思的機會。換言之,如果是後者,或許我們會爲這群失喪的孩子感到遺憾與憂心--為何不善加珍惜在學的時光,好好充實、預備自己,以提升未來進入職場的競爭力?倘若,我們用這樣的思維為這群孩子來設想,這又何嘗不是教學的一項挑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師並非萬能!從事教育工作者並非每一位皆能成為學生眼中面面俱到(專業教學型,生活指導型)的好老師。特別是在此多元、少子化與單親家庭劇增的社會變遷下,每一個孩子帶著不同的背景(原生家庭)到校求學,有其不同的目的與期許。因此,或多或少會遇到教學上的挑戰,基於此,我們會尋求多方的資源與協助。筆者多年前有幸拜讀了”改變生命的教學”(註),多年來這本書對我的教學有極深遠的啟示與改變,在此願意與大家分享部份的內容:
溝通的定律(The Law of Communication)--要想真正地傳授知識,必須先建立橋樑。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國際貿易相關的專業實務課程(國際貿易實務、信用狀實務與商用英文等),受限於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英文程度的差異,因此,課堂上的教導相較於經濟學與會計學,對學生而言較無法領受與吸收。是故,在開學的第一堂課我總是詢問學生以下的問題,
1)你為何來修這門科目? (是興趣?是湊學分?或是對將來找工作有助益? )
2)你了解這個科目嗎? (以前高中(職)修過? 或是都沒概念?)
3)你對這個科目學習的期許? (對自己? 對老師?)
藉由這些問題,以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調整自己的教案(教學設計、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與評量標準),進而達到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最大效益。畢竟,學生的需要是我們教育的重心,是不?
心的定律(The Law of Heart)--教學所影響的不是頭腦對頭腦之間的傳遞,而是心與心的交流。
為了解孩子們學習的障礙(困難),設身處地、角色扮演、情境學習與經驗分享是我課堂上最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因此,我總是喜歡問孩子們:如果你是貨主(出口商/進口商)、船公司/航空公司或是銀行等等,你會怎麼做?怎麼做才能達到雙贏(互惠互利)?
鼓勵的定律(The Law of Encouragement)--當賦予學習者適當的動機時,往往會帶來最有效的教育。
使學生心嚮往之才是成功的教學。課堂上,我會向學生傳達並鼓勵他們參加此科目相關的檢定、證照考試;此外,除了實務的講授與經驗的分享外,也不忘與孩子們討論,如何裝備、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與專業職能以迎接企業國際化的競爭環境。
準備的定律(The Law of Readiness)--在教學的過程中,當師生雙方都做了適當的準備時,將產生最大的效果。
由於擔任實務課程的講授,多年來,心中不忘的是“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就得停止教學。因此,執教以來,持續不斷地參與產官學界所舉辦的實務研討與講習會,透過與業界的連結與對話,蓄積、更新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充實教學內容。回首自己多年來的付出,我想…學生給我最大的回饋莫過於他們學習的收獲與畢業後他們在職場上優異的表現。畢竟,最大的學習總是因著最大投資所帶出的結果,不是嗎?
教師是生命不斷更新的學習者。在教導孩子們如何思考與如何學習之際,不忘告訴他們,他們是很棒的! 最後,要祝福大家的是--學習、教學愉快!

註:改變生命的教學
作者:霍華、韓君時 (Howard G. Hendricks)
譯者:張淑惠
出版:中國主日學協會


轉載自:樹德科技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教師教學效能實用手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