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舒服的方式工作

青少年時代我是個相當叛逆的學生,蹺課是家常便飯,老師們也對這個學生很傷腦筋。高中念了三所,五年還畢不了業,直到第一所大學我還是本性不改,念到大三以志趣不和的理由休學,這是我第四次休學。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在台灣還可以念什麼,誤打誤撞考進一所我以為可以整天看電影的科系,進去之後發現跟電影無關,而且幾乎每天都在學校工作到深夜。

說也奇怪,在這種體力和腦力都壓榨到極致的情況之下,反而能定下心專注於課業。現在想起來,發覺吸引我的,是有趣的上課方式讓我願意全心投入學校的課業。尤其是研究所的課程,可以讓我自由的表達,而非老師一個人滔滔不絕,這讓我每天都期待這種座談會式的激盪。

或許曾經親身經歷這段不清楚自己志趣為何的慘綠時代,於是當學生提出相同的問題時,我總是回答他們:沒關係,你可以再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摸索。一年的時間不算長,如果在這一年裡真的尋找到方向,往後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擔任教職今年已邁入第9個年頭,從初次上台授課會紅了耳朵的情形,到能在大禮堂面對過一千多位高中生演講升學講座能侃侃而談的經歷,個人自覺蛻變了許多。此時能有榮幸獲得本校院教學優良教師,特別要感謝公共事務室能提供在校外面對各種不同情境演講的歷練機會,及這些年能互相交流教學經驗的老師們。

個人深覺,教學是擔任老師最重要的工作,而提供學生所需要的知識,才能做好老師應盡之本份。其實教學方式和手法因人而異,以下就個人在教學的體認與經驗,與各位分享。

1.因材施教:由於個人在高等教育求學過程中,皆在高教體系的學校,故於任教初期易以自己求學過程的認知,來衡量目前學生之學習態度與成果。但將個人的經驗套用於教授學生的思維,將會使自己失落感過大,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究其原因,歸咎於本身對學生之期望太高,且目前教授的學生數理能力、邏輯與想像相對較弱,但若能配合多媒體教材及應用軟體,配合實例演練,相對學生亦較能有較好的學習成果。

2.確定課程教學目標與方法:個人在多年的教授課程中,大致可分為三大類─資訊應用、科學方法與管理知識。其中資訊應用之課程,設定為學生需會實際操作。而科學方法課程,除須讓同學了解理論之基礎外,亦須配合應用軟體,讓同學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至於管理知識課程,一般會以應用課程管理知識分組執行報告撰寫,而其中老師對於報告主題方向的訂定,將是決定是否學生可獲較好學習成果之重要因素。

3.實施證照課程:由於本系學生繼續升學的人數不多,而面對就業市場,學生又覺得自己無一技之長。在此情況下,學生想要增加自己能力的證明,考取證照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以個人在本系推動證照輔導課程的經驗,學生上課有了追求的目標,較會認真聽課,且與老師的互動也會增加。當學生考取證照時,成就感就會提高,自信心也相對的增加,進而往後各項知識學習的意願自然也會提高。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多以最新的資訊提供給學生,甚至要比現有的產業資訊更新,因為學生並不是現在就出去就業,是要幾年後才到外面就業的,所以他們現在所學習的必須是幾年後用得上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
2、以「下一世代3G手機遊戲」(非現有java小遊戲)為主要發展方向;不同於PC平台遊戲,主要是看好手機產業發展的成長性;現有PC平台遊戲已是一片紅海,但下一世代3G手機遊戲則有機會重新洗牌。
3、另外,也將全力發展「創新數位內容商品」,嘗試將數位內容商品化,讓利用創新技術所開發的數位內容成果變成可以販賣的商品;以追求技術學習效益最大化為前提,不以沒有收益的藝術性創作展或競賽為目標,而是以開發「創新數位內容商品」全力促成學生新創事業的發展。
4、除此之外,上也以內容設計為快速發展的重點,有別於一般程序從基本程式理論開始學起(再怎麼認真學也贏不了公立大學理工系所學生,更不用說其它印度、大陸高水準低成本的程式設計人力),本系將採用更具有彈性、更具有創意的數位內容開發流程,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最具有商業價值的「下一世代3G手機遊戲」或「創新數位內容商品」


1、 後網路時代:數位電視將取代現有網路使用方式,資訊設備的使用將從書房移到客廳,使用時間將大幅拉長,使用情境將更為方便、更為舒適、更令人愛用;更重要的是使用年齡層將大為擴張,進而使得電腦及網路使用者大為增加(原本只有12-40歲,增加到3-90歲)

2、 後兩岸時代:長期而言,兩岸學歷認證將不可能完全被限制(或保護),再加上兩岸的來往更為方便及頻繁,勢必改變現有台灣一般大學的上課方式,將有更多的大陸名校來台設校(初期將以合作方式)並將招收到的台灣學生送到大陸包裹上課,大陸學生來台求學人數則不若想像中的多,且將集中在商管、國企、創意、流行、設計…等領域(超越大陸現有專業水準者)。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過得很快,今年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七年,到樹德休閒事業管理系任教已是第五年;我教學的經歷有高職、職訓班以及大學,涵括不同的教育體系所以益能瞭解與體認目前教育環境的變化,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淺見。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目前每年報考大學聯招的人數均逐年遞減,造成七分可以上大學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之下所招收到的學生素質普遍不佳,造成目前已有部份大學有招生上的問題,面臨存廢的爭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私立高中職早已不是新聞,大專院校早晚也會面臨這些問題,因此如何從教學面著手,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與競爭力、獲取社會大眾的認同,進而永續經營是目前學校經營上最大的目標。
目前失業率攀升,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從供給面來分析工作機會並沒有減少,推究原因大多是不願意低就,學生普遍患有「大頭症」,總覺得自己是大學生無法做基層的工作不願屈就,且近年來來學生意識普遍抬頭,對於一些自己覺得不滿意的事常常容易與老師產生糾紛或爭執,因此目前的老師工作相較以往要困難許多。
在我與學生相處的幾年經驗裡發現現在的學生不喜歡接觸高高在上的老師,擔任老師應該要放下身段去瞭解學生要的是什麼?要瞭解學生的「語言」,要多傾聽、少命令,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隨時做修正,要「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學生與老師是互利的關係而非敵對,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道理,但是要確切做到真的很困難。
在目前如此競爭的時代與學生相處融洽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就業競爭力亦是重要的課題,因此課程要與實務接軌、多引據生活上的實例、就業證照結合課程、結合實作與校外教學等,並給予學生實質或精神上的鼓勵以提升學習動機。
最後在教師自我體認部份,教師應適應這劇烈變動的環境而非要環境來適應自己,目前學生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及「產品」,如何保有資產與創造出好的產品是你我的責任,因此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也會愈來愈高,如果無法與學生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定會被潮流所淘汰,因此要放下身段去適應學校所收到的學生,將他們好好生產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提高學生與學校的競爭力。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技術其實是一門學校沒有教過的專業

從事教學工作十餘年了,來到樹德科技大學也將近十一個年頭,當初是懷抱著教育的夢想與激情從業界轉任教育工作,對於一個菜鳥老師來說,只有戰戰兢兢的準備教材,強迫自己開口說話不冷場,講課時候努力拉高分貝來提醒學生聽講的專注力,下課後還用盡各種方式試圖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而這一切的奮力作為,無非不是想扮演好一位所謂好老師的角色。
日子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十幾年過去了,我經常不斷的在思考著所謂的好老師究竟是甚麼,我也曾經自以為只要付出滿心無私的奉獻就是做到好老師的基本角色,然而十多年後的今日,我才真正逐漸的體會一位好老師究竟該是甚麼樣的演員與劇本。好的老師或許你不需要每年面對更替的學生而擔心上課的劇本是否重複了、老套了,因為,一個人一生所學的所堅持的理念可能就是最經典的那一套。好的老師或許也不必太在意學生對你眼前的教學評價是好是壞,因為嚴厲或是盡心的老師極可能換來學生一時情緒的反彈與不滿,然而日後的時間會逐漸讓學生明白老師曾經教導的好。好的老師或許不用太過刻意經營與學生的關係,只要老師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能夠做為學生日後人生哲學價值觀的依循,那麼我相信老師對於學生課外的生活貢獻價值便是做到了。好的老師根本不需要用華麗的詞藻、聳動的語言來迎合學生的關注與認同,因為堅持自己所堅持的學術信念就是交給學生們最好的語言。
現在的大學老師完全不同於以往,我們常會不經意說出以前的師道如何,而今日我們又是面對怎樣的學生來看待與老師之間的教學互動關係,老師已經從過去崇高的學術地位轉進成為一份專業學術的授予與教學技術認知的務實衡量,我們必須不斷的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的生活相扣,讓學生從生活中反映到學習內容的映證;我們還須不斷的增進教學的工具,隨時增長時下科技化的工具,透過影音圖像增加學習的關注力;此外從不間斷的研究,累積更新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讓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不會與社會訊息脫節。而面對國內教育環境的迅息萬化,老師必須走出校園圍牆的藩籬,走進當下社會,積極參與各項公眾研究課題,從事社會服務,也間接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還沒畢業就直接的感受到未來工作的挑戰,這也是老師所挑戰的工作之一。
好老師究竟是甚麼,當個好老師真的很難、很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曾經也犯下些許錯誤,然而不斷地從反省的錯誤中修正與成長,才是具備好老師的要件之一。今日的我,仍然還在努力,充滿歉疚,而我希望明日的我,能夠做到無愧,無愧於學校、無愧於學生。

ET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